8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一纸声明,宣布把原定8月7日生效的两大反制措施冻结六个月——不再对美钢铁铝关税“以牙还牙”,也不再把特朗普时代的基准关税与汽车关税纳入报复清单。消息一出,布鲁塞尔阴雨暂歇,大西洋对岸的芝加哥大豆期货却应声回落,市场用价格投票,贸易战可以缓一口气了。
回看短短十日,剧情几度反转。7月23日,欧盟才把两份报复清单合并成930亿欧元的“终极武器”7月24日,成员国以压倒性多数通过;7月27日,特朗普与冯德莱恩却在苏格兰古堡握手言欢,用一场非正式会晤把“关税核弹”硬生生塞回发射井。美方让步到15%统一关税,欧盟则承诺6000亿美元投资与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外交舞台的灯光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会算的账本。
我赞同按下暂停,却不敢盲目乐观。钢铁、铝、汽车,每一项都连着欧洲的就业与选票;美国要的能源大单,背后是欧洲对俄罗斯能源“去依赖”的漫长阵痛。六个月看似窗口,实则倒计时:若美方15%关税依旧落地,欧盟是否真有勇气重启930亿清单?还是像过去一样,用更柔软的投资承诺换取象征性让步?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性暂停”,都可能是为下一次冲突储备弹药。
更棘手的是欧盟内部裂痕。法国强调“绝不退让”,德国却急着“先暂停换空间”。当成员国利益不再同温,布鲁塞尔的谈判桌便摇晃得厉害。关税可以暂停,政治算计却永不停机。
930亿欧元的剑仍悬头顶,六个月后的8月7日,会是风平浪静还是雷声再起?你更看好美欧握手言和,还是新一轮关税升级?留言区等你投票。
发布于:江西省配资门户网网站,在线炒股配资开户,炒股配资基础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