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5日,莫斯科,普京在电视讲话里说要把战术核武器放到白俄罗斯。因为这个,白俄罗斯一下成了“准核国家”,到2025年还在发酵。欧洲说得少,美国盯得紧,但拿不出新招。现场的变动不多,可心理上的压力一直在加码。
俄罗斯给的理由很直接:是卢卡申科提的要求,两国要加强安全合作。两边把流程和权限一点点往前推。白俄罗斯军队接受训练、维护设备、能独立操作,这就把门一开。同样,外界关心的就是谁说了算、什么时候能动。
2023年4月3日,俄罗斯在白俄罗斯中部阿西波维奇镇附近开建核弹头储存设施。5月25日,两国防长签了存储协议,把保管和转运的细节写清。因为这个,外界认定这不是临时摆拍,是要长期待着。结果,边境国家更紧张,巡逻车跑得更勤。
6月16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确认首批弹头已经运到。白俄罗斯的部队换训,伊斯坎德尔导弹和苏-25攻击机都安排了核用途科目。白方说部队能操作这些装备。简单讲,前沿位置更近,反应时间更短。
卢卡申科在2023年7月6日放话,说使用上他有否决权。这是在给自己加一道门槛。因为这个,外界看清了白俄罗斯的尴尬:靠俄罗斯硬件撑腰,但政治上又想留点回旋。同样,真到关键时刻,控制权还是绕不开莫斯科。
欧盟在2023年5月26日就谴责这份俄白协议,博雷利说会加剧紧张。实际动作主要是口头和制裁,军事上没跟进。结果,欧洲总体选择降噪,不把音量再推高。还有,各国内部盘算不一样,步调很难合上。
波兰最着急。2024年,波兰总统杜达公开说讨论过把北约核武器放到波兰,用来加强威慑。美国表态很谨慎,没有承诺新部署。因为这个,波兰想要的“保险”没到手。同样,北约内部不愿拉高门槛,怕触发连锁反应。
现在的底子是北约核分享还在,核弹头放在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土耳其,控制权在美国。训练和程序每年都跑,但范围没扩。东欧想往前靠,西欧更看重稳。结果就是口头更强,实物不动。
俄罗斯的算盘也不难懂:乌克兰战事拖长,常规力量压力大,就把核威慑往前推一格。从白俄罗斯打到东欧更快,心理效果更明显。“Zapad”系列演习历来有核科目,今年还在按部就班练。因为这个,北约的防御计划要多算几步。
核库存在那儿摆着。根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2024年的估计,俄罗斯核弹头库存大约在四千多,非战略的有上千。具体数字外界没法实地核验。结果是,前沿部署让威慑更灵活,但也让误判的风险更近。还有,军控对话更难谈拢。
白俄罗斯的账本更简单:夹在俄罗斯和北约之间,抢地盘的挤压年年在眼前。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军演频繁,边境检查更严。因为这个,卢卡申科要稳住权力,就靠和俄罗斯绑得更紧。同样,核因素一加进来,国内反对派更难形成突破。
美国的反应一路都是谴责、制裁、监测。2023年起,国务院和五角大楼都把这事定性为核讹诈。美国推动和俄罗斯谈战术核,但进展很慢。乌克兰援助占了大量精力和预算,美国不愿在东欧再开新口。结果就是情报共享加码,核部署不扩。
欧洲的沉默是权衡。因为能源还没彻底脱钩,企业和选票都要考虑,所以不愿把事情顶到不可控。军费在涨,雷达站和仓库在补,但核层级不碰。法国说愿意给欧洲盟友提供核保护思路,英国维持自己的威慑,一起把声音压在框里。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沟通渠道还开着。联合国大会、欧盟会议、北约防长会都在提“风险管控”。军控界呼吁把非战略核拉回谈判桌。因为这个,哪怕你不信对方,也要把电话线接通。结果,危机管理靠流程,不靠意气用事。
到现在,这事没有赢家。俄罗斯把核往前挪,白俄罗斯多了一手,美国和欧洲把门守住,各自都在掰手腕。只要核在白俄罗斯待着,紧张就不会散。还有,军演一到,媒体又要围着喊,舆论就更热。
夜里,在阿西波维奇镇外的公路上,一辆军绿色卡车缓慢驶过,路边哨兵抬手示意,远处雷达在转,空气里只有发动机的低声。下一次演习开始前,他们会不会把训练从临时改成常态?
配资门户网网站,在线炒股配资开户,炒股配资基础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