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晓琳
编辑 | 郑瑶
华润系主要上市公司博雅生物、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华润双鹤近日公开了一则与复星医药、成都国资合作的消息。
01
瞄准化学创新药、生物药
中药滋补等5类企业
近日,华润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医药”)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将与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相关企业共同设立华润医药(成都)创新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这是“华润系”医药基金的第二期,拟募集基金规模达 10 亿元,详情如下: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称,预期基金将主要从事股权投资、创业资本及投资管理活动,主要投资医药及健康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领域。考虑到成都政府的产业政策及优惠措施,预期基金将重点投资于化学创新药、生物药( 包括疫苗 )、高端医疗器械( 包括IVD )、中药滋补品类、合成生物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领域的企业。
从表中可以看出,华润医药(成都)企业管理、华润医药投资、博雅生物、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华润双鹤等“华润系”公司参投2.575亿元,占比25.75%;成都相关企业参投6.425亿元,占比高达64.25%;复星医药1亿元,占比10%。据了解,基金管理人为深圳市华润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10亿资金由“三方”共同出资,大大分散了“华润系”单方面投资的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参投资金最高的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二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和成都高新策源启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均为成都国资背景,这为“华润系”提供了地方资源和风险缓冲。
一方面,成都国资背景企业对本地产业和企业更了解,能筛选出更具潜力和符合地方发展方向的标的;另一方面,地方国资企业的深度参与,能帮助“华润系”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方性的政策法规、监管要求,降低“华润系”在异地投资中面临的风险。
02
瞄准创新领域
华润医药:重视投后融合
从华润医药2024年的业绩报告可以看出,在制药方面,其化学药与生物药增速相对滞后于中药板块。
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存量优化与创新药械增量扩容的结构调整期。此次基金设立可以说是华润医药完善自身产业布局的关键一步。
从此前华润医药频繁的收购动作也不难看出,通过外部并购快速获取关键创新资产、核心技术平台或市场准入资质已经成为华润医药夯实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中药方面:旗下华润三九以62.12亿元收购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股28%。众所周知,天士力是现代中药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现代中药、生物药、化学药三大方向协同创新发展,目前拥有涵盖98款在研产品的研发管线,包含33款1类创新药,27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2 款正在临床 II、III 期阶段。
生物制品:旗下华润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 股权,实现对其中国境内主体绿十字的间接收购,使华润医药新增1家全资控股血液制品生产企业、1 张生产牌照、4个在营单采血浆站,以及进口白蛋白和重组VIII 因子商业化权益。
医疗装备和器械领域:华润医药完成对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交易后持有南格尔约72%投票权。南格尔为全系统提供输采血设备、耗材和药品的制造商,在国内采浆设备与耗材赛道位列头部。
收购仅是起点,投后融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战略意图能否实现和创新价值能否充分释放。华润医药在2024年业绩报告中也强调了这一点:重视投后融合,实现投资价值。
如2024年华润医药重点推动与昆药集团、绿十字的投后融合:明确昆药集团成为“银发健康产业的引领者”的战略愿景,正式推出“777”全新品牌。围绕“昆中药1381”的企业品牌,通过强化市场营销与品牌声量的紧密结合,加快实现终端转化、快速提升渠道覆盖,梳理精品国药、三七产业链、非三七业务,拓展慢病管理领域。全面对接绿十字采浆、生产、质量、信息化、营销等业务,系统导入华润管理体系,完成关键岗位干部委派和任命,实现绿十字与华润体系的稳步融合。
7月18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规模超100亿元,今日再次大涨超3%,在“医保基金稳健+集采政策倾斜”的情况下,有乐观声音指出创新药行业迎来黄金期。
而华润医药的传统优势集中在中药和流通领域,此番成立医药基金孵化化学创新药、生物药( 包括疫苗 )、高端医疗器械( 包括IVD )、中药滋补品类、合成生物等领域企业,显然是一次眼光长远的布局,以保证自身不错过新兴赛道的蓝海红利。
END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article_adlist-->配资门户网网站,在线炒股配资开户,炒股配资基础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